查看原文
其他

读章建跃先生一篇《编后漫笔》的一些思考体会

数学文化征文 好玩的数学 2022-07-17

本文为“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图片查看征文比赛通知。


读章建跃先生一篇《编后漫笔》的一些思考体会

作者:舒云水

作品编号:004

投稿时间:2019.5.4


章建跃先生在《中小学数学》2010年的1~2期合刊上写的编后漫笔中述:“看来,引导学生自已编一些新题(如课本题目的变式),特别是接触一些真正的数学问题,而不是埋头于高考模拟题的重复训练,确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令人扼腕叹惜的是,许多老师把太多的精力消耗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教辅资料上,既无端牺牲自己的幸福人生,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读后触动很大,感同身受,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可能不做题,笔者只做一些传统经典的数学题和高考题,每一年的高考题出来后,每题必做,常有收获,高考题毕竟是一些专家反复修改推敲命制的题目,值得一做。不可否认也有少数高考题质量不高,例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文12题,下面为该题及解答。

上题是一道人为编制的求函数值域的试题,将三角函数与分式、根式人为地组合在一起,这个函数没有任何实际背景,求出它的值域也无多大价值,该题解答繁琐、偏难,高考试卷出现这种试题是不应该的,希望能引起高考命题者的反思,不要再出现这种试题了。


笔者一般不做各地的质检题、模拟题,各地的质检题、模拟题是为了考试由教研员或教师出的题目,这些试题一般是模仿高考题而出的,思路方法都离不开高考题的套路,无多大创新,不少题目质量较差,人为组合拼凑而成(为赋新词强说愁),做了也无多大收获,说实在的笔者对一些人为拼凑组合故意刁难人的模拟题(例如:已知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0, 2],求m,n的值;又如:已知f(x)是定义在(-∞, 4]上的减函数,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对一切实数 x 均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很反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它们远离了数学知识的本质,也无任何实际和应用价值,这些题目的解答烦琐、枯燥无味,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精力时间,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无半点好处,反而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以至讨厌数学。每遇到这样的题目,笔者都给封杀掉,不让学生做。


2014年秋天笔者调入教科院工作,在命题时,笔者注重数学本质,立足通性通法,自然深入,不搞人为的特殊技巧,不搞人为的组合拼揍,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笔者将现在学生学习做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本的学习,做课本的练习、习题,这个阶段是绿色的,学的是真正的数学知识方法,学生做课本的数学题是轻松愉快的,解题思路是自然流畅的,学得有兴趣,是真正意义的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做教辅资料上的习题,这个阶段是灰色的,学生常常为教辅资料上的一些质量不高人为组合技巧化难题而发愁,为应试而学,是不正常的学习。学生花在教辅资料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课本,教辅资料的编写出版已形成了一个巨大产业,这是一个功利性的产业,为应试而作,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基本上取源于多年来的高考题及各地的质检题、模拟题,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学生学完课本后,就开始做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即大量地做高考题、质检题及模拟题了,不可否认做高考题对应付考试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对培养学生的真正数学能力创新意识是不利的。高考题承载着太多的社会要求,作为试题它具有选拔性限时性等特质,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思维空间是局限狭隘的,知识面是固定有限的,有“八股味”,反复做高考试题,可强化基本功,提高应试能力,但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狭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知识面,使学生思维程序化、模式化,缺乏鲜活的灵动与创新。而一些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科学研究的真正数学问题的解答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思维空间是宽广的,是自由开放的,适当地让学生探究这类问题是极有利于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学生真正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显然一些真正的数学问题作为试题是不合适的,它们不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上。高考试题可以检测学生的基本功及多方面的数学能力,但不能检测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般教师很少让学生去探究一些真正的数学问题,较少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急功近利,反复让学生做试题,提高应试能力。作为教育者,我们职业的本质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是应付考试,应有长远的目光,把学生做试题的时间适当抽一部分出来让学生接触一些真正的数学问题,在一些真正的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去领悟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在这些真正的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下面给出一个真实探究故事,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启迪!


下题是2003年上海市高考文15题:

在2005年4月的一个晚自习上,以上述问题为背景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笔者告诉学生,笔者发现了有无数个正有理数x、y(x≠y)满足,若哪个同学能发现另外的一组有理数解,就奖给(她)一个小表(笔者在央视《交流》栏目有奖对下联活动中得到的奖品),全班学生兴趣高涨,进行热烈的讨论与探究,很快就下课了。


当时,估计没有学生能求出一组解,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学生黄斌到办公室找我,高兴地告诉我,他找出了一组解:昨天晚上奋斗到凌晨1点多。笔者很感动很兴奋!上课时我把黄斌发现的结果告诉了学生,表扬黄斌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并给他发了奖品,发奖品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当时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黄斌并不是一个成绩很优秀的学生,2007年的数学高考成绩是75分,但他有一个好习惯:爱动脑筋,不放过他感兴趣的问题。找满足的一组有理数解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是笔者提出发现的一个新的原生态问题,问题很简洁,容易动手操作,这是引起黄斌感兴趣能花教长时间探究下去的重要原因。解答这个问题没有模式可套,需要反复观察计算验证,解答它的方式就象我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一样,是真正的探究。它的求解过程及找到解后的愉快感觉正如宋词所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次探究经历黄斌一定会终身难忘。新课标要求开展一些探究性教学,用什么样的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是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希望上面给出的案例能给探究性教学的研究带来一丝春风!希望同行能做有心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改才能真正深入下去!


我们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不要仅仅满足于会做几道高考题能挣一口饭吃就行了,要善于在教学中、解题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探究创新能力,只有我们提高了学生才会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新一轮教学改革为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作出一点贡献!


请读者为作品003号打分

(打分结果将作为评奖的指标之一,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也想参赛↓↓↓

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

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玩的数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